惩恶扬善,施以公道,动手时毫不犹豫,花和尚鲁智深便是个不折不扣的英雄;侠肝义胆,行事果断,打虎英雄武松是个恩怨分明的汉子;而李逵则是那种欺软怕硬,滥杀无辜,充当恶兽的无底线凶徒。
这三位梁山英雄,虽性格各异,却在梁山上和平共处,甚至一起并肩作战,共同被俘。新版电视剧里,李逵甚至不顾面子,直言讥讽鲁智深为“无毛之驴”,而旁边的武松则看着这一幕,不仅没有上前教训李逵,甚至连个愤怒的表示都没有。
尽管新版电视剧偏离了许多原著的精神,但李逵讽刺鲁智深、武松默默忍气吞声这一幕,其实从原著《水浒传》中倒是能找到些许合理性。渐渐深入琢磨这一情节,反而让人觉得更加复杂,也越发让人感到寒心:或许,鲁智深和武松之所以忍气吞声,真的是因为他们不仅不愿出手,甚至可能是因为害怕出手。
电视剧中的李逵口中那句“无毛之驴”原本仅是个简短的批评,电视剧编导为了使其更具戏剧性,特意扩展成了四个字:“就是你这无毛之驴给他打的下手!”
展开剩余80%对于熟悉《水浒传》的读者来说,这个情节大致出自“黑旋风乔捉鬼,梁山泊双献头”一章。那时梁山的好汉们已经排好了座次,鲁智深排第十三位,武松排第十四位,李逵排在第25位。在梁山的十大步军头领中,鲁智深的地位与关胜、大刀关胜、李俊等人差不多,是军中重要人物。
李逵那时骂鲁智深为“无毛之驴”其实是个误会:据说刘太公的女儿曾被抢,而参与此事的人正是宋江与鲁智深。新版编剧可能没有理解“花和尚”这个名字源于鲁智深刺青的缘故,反而将其与“花案”混淆,导致了鲁智深被李逵辱骂,却没有立刻动手反击。
当李逵痛斥鲁智深时,宋江就在旁边默默观察,既没有命令李逵立即受罚,也没有命令把李逵处决,而武松则站在一旁冷眼旁观。看似不合情理,但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。鲁智深与武松选择忍耐,背后肯定有深层的原因。
在重阳节的菊花酒会上,李逵曾站在鲁智深与武松一方,愤然与宋江发生冲突,强烈反对招安:“武松大声道:‘今天招安,明天还要招安,弟兄们的心冷了!’李逵瞪大眼睛,怒吼道:‘招安?招甚鸟安!’说完一脚踢飞了桌子,直将它撞成粉碎。”
在那次反招安的争论中,李逵与鲁智深、武松志同道合,差点因此被宋江斩杀。从某种程度上,这也减轻了武松的压力。
虽然李逵暴躁无脑,但他的反抗精神与武松颇为相似:武松做事全凭心意,像个孤独的英雄;李逵则暴戾而稍显冲动,二人虽性格迥异,但不乏共同点。在反招安时,他们曾并肩作战,也算有些情谊。
因此,鲁智深与武松没有立刻出手,部分原因是他们在等待局势的发展,想看看事态如何演变,何时再出手也不迟。
从表面来看,李逵在那时似乎是理直气壮的一方,而同行的浪子燕青都没有出面阻止他,鲁智深和武松心中自然会疑惑:宋江究竟是不是另有打算?说鲁智深和武松强行抢夺民女,谁都会嗤之以鼻,但若说是宋江,他的确有这种可能。李逵就已经察觉到宋江的一些不轨行为:“你原本就是酒色之徒。杀了阎婆惜就是小事,去东京养李师师就是大事。”
而在三打祝家庄时,李逵早已对宋江重色轻友的行为颇为不满:“扈成那个家伙前几天让那女人追着我哥哥杀,今天又在和人家做情面,你不和她妹子成婚,怎么还想着替她做舅舅?”
这类行为,梁山上几乎无人不知,而李逵更是敢于当众揭露,鲁智深和武松虽然没有明言,但心里早就不舒服:宋江若再稍微高大一些,简直就是个西门庆,镇关西的化身!
尽管李逵因为抢民女一事几次威胁宋江,但鲁智深和武松在事态未明前并不会急于出手。挨几句骂倒是小事,可若是误放了恶徒宋江,那就真是大错特错了!
随着重阳酒会上的冲突,鲁智深与武松和宋江的矛盾逐渐显露。这时要修理李逵,无疑是为宋江出气。但鲁智深与武松都懂得,若是此时动手,便是为了宋江解气,正所谓“恩怨分明”,两人绝不会仅因李逵一句“无毛之驴”就去惩治宋江身边的“打手”李逵。
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鲁智深和武松根本不敢惹李逵。李逵是宋江的得力干将,这点宋江本人都承认:“我在江州醉后误吟反诗,得李逵相助,他与我情分最深,亲如骨肉。”
在梁山这个小社会里,鲁智深与武松也明白,自己不能轻易得罪李逵这个宋江的“部下”。他们所处的环境,像是官场中的下属与上司,若不想自找麻烦,最好保持一定的距离。即便李逵作恶多端,连宋江的旧部朱仝、扈三娘都不敢轻易与其为敌。鲁智深和武松虽然不再完全依附宋江,但在面对李逵时,也不得不小心。
因此,虽然鲁智深和武松并未立刻出手,这其实是因为他们深知李逵是宋江最亲近的心腹,手中握有强大的权力和影响力,常常能左右梁山的局势。就算是鲁智深和武松这般英雄豪杰,若动手,必定要三思而行。
这让人不禁感叹,梁山好汉之间,虽英雄辈出,然而背后种种人性与权力的角逐,也令这些侠义之士难免受制于其中。
发布于:天津市51配资网-我国合法的配资平台-壹配资网门户-在线炒股配资选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